0512-87776571
szsl@sl2500.com
時間:2020-06-05 16:52:51 作者: 來源:
人間煙火氣,最撫凡人心。隨著擺攤政策松綁,“地攤經濟”頻頻登上網絡熱搜,引發關注。在南京,夜市、地攤展示著城市百態,也點亮著無數人的夢想。
“每天晚上六點半,我就來到馬臺街……”
馬臺街夜市,南京最有故事的地方之一。南京人耳熟能詳的歌曲《喝餛飩》,講述的就是馬臺街。當年,馬臺街猶如小型不夜城,燈如晝,人如潮,小販們在這里掘金,青年人在這里約會,直到2007年落幕。
6年后,相同的故事上演,陪伴南京人15年之久的三牌樓夜市關閉,引發數百人前去告別。南京夜市的輝煌,成了過去。
不過,懷舊的南京人不會讓城市的煙火散去。夜市悄悄換了地方,獨自安好。
在仙鶴門二號路,追尋廣場舞的音響,就能找到新晉網紅打卡地“仙鶴門夜市”。走入夜市,水果攤、飾品攤、鞋帽攤陸續就位。夜幕下,攤主們面帶笑容,等待客來。
盡管還在試營業,“80后”攤主萬曉敏已經很知足,生意也不錯。受疫情影響,今年5月,她關掉了位于麒麟門的童裝店,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了夜市租到了一個攤位。她告訴記者,最近,每天的營業額都有五六百塊錢,等到正式營業,美食攤點開起來的時候,生意會更好。這兩天,經常有人來問還有沒有攤位,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。
夜市里,藍棚子搭出的大大小小的隔間,可能是一家人的謀生地,也可能安放著年輕人的夢想。“90后”女孩鴿子,在這里經營著18平米的飾品店。曾經,她拖著箱子常年活躍在學則路地鐵口、下馬坊等地擺攤,與城管上演著“貓鼠”游戲。
如今,她把夢想放在了仙鶴門。她說,擺攤只是一種歷練,夜市也只是夢想的起點。未來,希望能開出自己的品牌飾品店,就知足了。
在南京的老門東、水游城等地,作為升級版的“地攤”,創意市集正加速落地,更多的年輕人在這里扎根。
兩年前,“80后”青年李倩混跡于各大市集,東奔西跑。直到她遇到了1912創意市集。在這里,20輛花車就是20個小攤位,售賣著手工手繪、手工竹編、定制飾品等文創商品。
李倩說,集市的租金是一個月2000塊錢,如果沒有違規現象,又能配合街區開展一些活動的話,會每個月返還1000塊錢。街區對創業青年非常照顧,也讓他們的夢想有了落腳之地。
截至目前,南京共設置各類疏導攤點3440個,包括早餐點、夜市、修舊點等。今年,南京允許特色街區、商業體外廣場、開放式公園申請臨時外擺攤點,共計設置134處,其中,56家常態化市集已經出攤。同時,南京各區都公布了外擺攤點咨詢電話。
如今,“地攤經濟”正在成為2020年下半年最大的黑馬,它的重啟將為更多人帶來謀生的信心。更重要的是,在釋放城市活力的同時,“地攤經濟”點亮了無數創業者的夢想。
來源:荔枝網